一、球团粉化率高
球团进炉后随温度上升,水分气化、氧化锌被还原为气态单质锌蒸发、有机物在约600~800℃时大宗气化,气体集中释放会形成孔隙,造成球团胀裂甚至破损,降低球团强度、增添粉化率。
金属化球团出炉冷却历程中,其中含有的硅酸二钙(1200~1300℃形成)在500℃从β型转换成γ型,从而增添粉化率。
二、含有未消解的氧化钙、氧化镁等碱性氧化物,制成的球团易崩解、易粉化
含有的f-CaO吸水膨胀1.5~2.5倍,会使制成的球团在烘干或安排的历程中崩解粉化,造成冷压球团的粉化率过高。
在冶金球团生产历程中,质料若含有未消解的氧化钙(CaO)、氧化镁(MgO)等碱性氧化物,会对球团质量爆发严重影响。这些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,在球团制备和存放时代,会与情形中的水分爆发强烈反应。以游离态氧化钙(f-CaO)为例,其遇水后会爆发水化反应,天生氢氧化钙(Ca (OH)?),在此历程中,f-CaO 的体积会吸水膨胀 1.5~2.5 倍。这种显著的体积转变,会在球团内部爆发强盛的膨胀应力。
当制成的球团进入烘干阶段时,内部水分迁徙与碱性氧化物的水化反应同时举行,膨胀应力一直累积。而在安排历程中,情形湿度波动也会一连触发碱性氧化物的水化,导致球团结构一直受到破损。这些应力作用下,球团内部会逐渐泛起微裂纹,随着时间推移,微裂纹相互意会,*终致使球团崩解、粉化,造成冷压球团的粉化率过高。这不但降低了球团的强度和冶金性能,影响后续冶炼工序的稳固性和效率,还会增添生产历程中的物料消耗,提高生产本钱,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生产困扰。
三、固废粉末粒度细,不易成型
含锌除尘灰作为钢铁冶炼历程中爆发的副产品,粒度通常极细,平均粒径可达几微米至几十微米,这种超细微粒间保存重大的外貌能与吸附力,颗粒极易团圆形成致密的絮状结构,导致颗粒间的空气难以倾轧,成型历程中无法有用压实。与此同时,碳粉的粒度同样细小,与含锌除尘灰混淆后,进一步加剧了物料的细颗粒效应,使得物料流动性变差,在模具填充时难以匀称漫衍,造成局部密度差别。
返回顶部